【教練專訪】陪伴,是教會小孩游泳最好的方法
「真正有效的教學,不是比誰學得快,而是讓孩子相信自己可以。」
——水天使游泳學校 資深教練 圓圓老師
孩子不敢下水怎麼辦?從「陪伴」開始
我從小就在泳池長大,爸爸是游泳教練。對我來說,游泳是一種放鬆,是打開身體和情緒的方式。從大學二年級就開始帶課,沒想到這條教學之路,我一走就是好幾年。陪著好多孩子,從害怕、抗拒,到願意嘗試、甚至開始期待上課。
我最喜歡看到的,是那種從不願意靠近水,到後來開心地下水,甚至會主動跟我說:「老師,我今天想挑戰看看!」無論是嬰幼兒還是特殊兒童,每個孩子的起點不同,但我始終相信——讓孩子願意學習,不是靠老師有多厲害,而是你願不願意陪他一起走過那些「還不敢」的階段。
有些孩子不是學不會,而是還沒準備好。那個等待的過程可能很長,但只要有人願意陪,他們就會一點一滴地變得不一樣。
每一個孩子,都值得被用心對待
「為每一個孩子做不同的嘗試,不是為了教得快,而是希望他能多一點被幫助的機會。」在教學現場,我遇過許多需要更多理解與時間的孩子。每一次上課,我都會觀察他們的反應,調整教學方式,用遊戲、用道具、用表情,甚至只是靜靜地坐在水邊。
當孩子的溝通方式跟一般不一樣,我會試各種方法,目的不是要他立刻做什麼,而是讓他知道:「我願意理解你。」
我也會挫折,但更多的是一次次的嘗試,一次次的靠近。我總相信,慢的孩子,只要有人陪,就一定會走得遠。
敏銳觀察,才能走進孩子的世界
在水天使,我們相信:「看見」比「教會」更重要。
我習慣觀察孩子的眼神、呼吸、肢體動作,那些都在默默告訴你他今天的狀態:焦慮?疲倦?還是準備好了?有時候孩子說不出來,但身體會說話。你只要願意看,就能懂。
這份敏感度,正是小班制游泳教學能帶來的價值——因為我們有時間與空間,一個一個慢慢看、慢慢陪。我不是幼教出身,但我相信,身為老師,就該學會觀察孩子最細微的變化。這不是什麼高超技巧,而是因為我們真心愛孩子、願意陪他走。
因為願意看見,才有機會理解;而因為被理解,孩子才會逐漸建立起信任與勇氣。
孩子不敢下水怎麼辦?先從理解開始
當孩子不敢下水,最常見的是哭鬧、抗拒、站在岸邊不動。很多大人會著急:「別人都會了,怎麼他還不敢?」
但我想說的是——每個孩子不敢的原因都不同。有些是怕嗆水、有些是曾經有不好的經驗、有些只是那天心情不好。我們不能拿一種標準去看所有孩子。
所以我們會慢慢來,陪他玩玩水邊遊戲,讓他知道這裡安全、老師不會逼他。我們也會請家長分享孩子的日常,幫助我們更理解他。當孩子感覺「我被理解了」,他就會比較願意往前走。
孩子不敢下水怎麼辦?先從理解開始,然後用耐心,走進他的小小世界。
踢出第一下水花,是兩年後的勇氣
我記得有個孩子,因為認知上的挑戰,要連結動作需要很多時間。他從來沒有被我們催趕,我們就是等,一點一點陪他練。
兩年後,他終於踢出了人生第一下水花。當下他爸媽馬上拿手機拍,所有老師都感動到不行。那一下,對我們來說,比什麼都珍貴。
這樣的孩子,需要的是大量的感官整合、反覆練習,而我們能做的,就是不停觀察與引導,等待那個屬於他的「對的時候」。
我們的教學,不只有技術,更有「信任」
在水天使游泳學校,我們相信:對特殊兒童來說,教學不只是傳授技巧,更是信任的建立。
我們從不急著「教會」,而是先「陪好」。
✔ 精緻小班上課
✔ 動態調整教學內容與節奏
✔ 全程觀察與記錄孩子的狀態
✔ 課後透過 LINE 群組回報學習亮點與挑戰
這些,不只是流程設計,而是我們教育理念的實踐。
我們相信——教得慢沒關係,只要是對的節奏,就是好的進步。
我們重視與家長的雙向互動:
- 課前:了解孩子特質與需求
- 課中:觀察記錄孩子的反應與行為
- 課後:即時與家長分享,讓他們真正參與孩子的學習歷程
家長不是旁觀者,而是一起走的人。我們就是那個橋樑,讓孩子與家長的信任感連起來。
每一段慢慢走的旅程,背後都有一群願意等的老師
在水天使游泳學校,我們的老師不以進度為目標,而是以「孩子的狀態」為核心。
我們相信,真正的學習不是比快,而是讓孩子在安全、溫柔、被理解的環境中,慢慢地、自然地展開改變。
每一段慢慢走的旅程背後,都有一位願意等、願意相信、願意陪的老師。
給正在找游泳課的你,一句話
如果你正在找一個願意理解孩子、陪伴孩子慢慢走的地方,
水天使游泳學校,就是你可以放心交給的起點。
我們歡迎每一位慢慢來的孩子,
也願意陪你,一起慢慢來。